close

Dead or Alive 生死攸關 指紋辨識感測器與生物技術

oip

 

你是否曾經擔心有人為了竊取您的手機資訊,而切斷您的手指頭,為了解鎖您的 iPhone 5S 呢?電影看太多的朋友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啊?因為之前報導也曾經報導曾有歹徒砍斷手指以啟動他的賓士轎車,這麼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嗎?如果以犯罪者的投資報酬比來說,除了手指之外的損失,那麼轎車大約數百多萬台幣、iPhone 大約兩萬多元,這相較之下好像汽車使用指紋辨識還比較危險吧 XDD

也許最壞情況是讓持槍歹徒抵住太陽穴,逼迫你伸出一根「神奇手指」為手機解鎖,但相同的情況也能發生在解開傳統密碼鎖的過程,不是嗎?假如有一天,我也不幸慘遭如此恐嚇,膽小的我一定會乖乖照做,任其予取予求,我甚至會教他們怎麼取消手機的指紋辨識功能,方便他們日後操作……好吧,至少我手機裡心愛的家族相簿早已傳上雲端。

資訊安全早就不安全,重要的不是資訊被竊

仔細想想,「痛失愛機」才是行動使用者最大的隱憂,而似乎不是裡面的帳號安全,仔細想想現在每天都會看到有人的 LINE 被盜、FaceBook 被盜、雲端相簿被公開等等,你的手機更是常常接到一堆推銷電話,自己個人的資訊早就已經不是秘密,真正有心人士想要你的手機資訊,根本不需要拿到你的手機(攤手)了啊!

指紋感應裝置的應用,主要是防範有心人士在拿到或撿到手機的第一時刻進行簡易的防護,以避免遭受胡亂的門號撥打或是因為太容易被進入手機而使這支手機很快的被占有,導入就像你停在路邊的腳踏車掛上鎖鍊防盜是一樣的,主要的目的是要降低被竊的風險。但你知道嗎?根據統計指出,在美國有 50% 以上的使用者根本沒有替自己的手機加上密碼,而且他們還是用手機大剌剌的使用行動支付與網路銀行等功能!

指紋辨識怎麼辨識?關於感測器背後的技術

感測器的種類有很多,組成元件可分為擷取器(extractor)、配對器(matcher)、與指紋模板(template)。但是要導入消費型產品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成本考量」,之後才會考慮到「安全性」的問題,而多數的高階感測器則充分整合軟、硬體技術,能防止偽造指紋,或是以「非活體」指紋竊取個資的情況。

擷取器: 用來擷取建立指紋圖像所需的特徵資訊,指紋圖像資訊經過加密處理後,才會被傳送到配對器中。
配對器: 接收來自擷取器的指紋圖像驗證指令,同時掃描已儲存建立之指紋資訊模板,接著進行配對。通常,一根或每跟手指可有兩種以上不同的指紋模板建檔儲存。
指紋模板: 透過註冊指紋時的手指特徵資訊進行抽象 (並非完成指紋成像),也就是說完整的指紋圖像其實不會被儲存到裝置,許多人擔心的「洩漏」這件事情並不會存在。即使有心人士竊取你手機中的虛擬指紋資訊,還是無法還原完整的指紋圖像。

 

別擔心指紋外洩,因為裝置中不會紀錄完整指紋術

指紋辨識在很久以前就運用在各項科技產品中,曾經有一段時間還會在筆記型電腦上看到指紋辨識的解鎖功能。而蘋果在 2013 年的 iPhone 5s 導入 Touch ID 指紋辨識技術之後,這件事情又再度成為消費者與產業關注的"舊"科技,甚至有媒體報導指紋辨識的普及將為造成富翁被切手指或是人死後被取下指紋的可怕情節。

但從生物學的觀點看來,皮膚在心跳停止後的24小時內就會開始「腐壞」,斷指的體液、肌肉與骨骼會讓 RF 感測器接收到的訊號與活體不同,一般來說約 10~30 分鐘內就無法被感測器辨識,因為配對器本身具有安全防禦的功能,可以避免偽造指紋資訊以及生命特徵偵測(非活體)等機制。

總結來說,以手指頭作為安全驗證的工具,會比傳統密碼輸入要來的方便與快速;至於資訊安全的問題,在這個網路時代之中隨時都被洩密或者資訊被別人監控著,身為平民百姓的您我,就別想太多了吧!

arrow
arrow

    vemma維瑪珉珉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